close
可能是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片:1 位用户和文字
 
「2021年師父每日佛言佛語」
2021. 03. 24
《無所住心》
當有人關心你和幫助你,你就是一個很幸褔的人。
當有佛友相互問候時,你應該覺得法喜充滿。
世界因為疫情,生活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。
學佛人,要懂得這是“無常”的變化,明白一切都是正常的。
要學會能夠適應它,然後學會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,去適應現在的生活,你才能駕馭生活。
環境對學佛人的影響很大,這叫“對境起意”“住色生心”。
一種利益,會讓你忘記佛性。
一種外境,會讓你丟失般若。
所以學佛要“無所住心”,才是真實不虛。
人的心,會產生各種意念,
但“妄念”會相續不斷,會讓你變得“癡心妄想”“迷惑顛倒”。
所以永遠不要把人間的一個妄境、妄念,成為自己內心剪不斷、理還亂的“妄心”,讓自己生活在“迷惑顛倒”中。
心不要隨便亂動,一動就停不下來。就猶如火車一樣,火車啟動後,它停不下來。
別人的一句話、一個眼神,讓你心念一動,它會長久地住心,停不下來地不斷傷害自己。
這就是為何菩薩要我們“無所住心”的道理。
“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”
如果你把人間的一切境界、煩惱看破放下,你就等於生出了“清淨心”。
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”
舉個例子,別人說你不好,你沒放在心中,你就是沒把別人的這句話住在你的心中而生出其他的雜念來。
這樣,你才能像佛一樣,修出“不生不滅的空性”,而且你很快就忘了別人的惡念,繼續和別人慈悲地交往。
這在佛經上稱為“包容萬象,生出萬法”。
心無所動是智慧,
心無所住本性歸。
看破離開執著心,
無所住心生其心。
苦難由“心念”聚集而成。
心是明鏡台,勿使惹塵埃。
人間的種種執著、慾望、煩惱,只有當你遠離,才能捨去對“有”和“空”的執著。
所以學佛,既要“不住心”,又不能執著於“無住”。
經常想一下,一切的一切均是夢幻泡影,有何芥蒂分別可以常住在心。
拋開名相分別,
遠離妄心一切。
煩惱不再糾結,
無所住心空也。
arrow
arrow

    Emanuel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